毒物解梦 这些著名“中毒”事件都是想象出来的!诡异的群体性癔病疑云
这些著名“中毒”事件都是想象出来的!诡异的群体性癔病疑云
只因暗示怀疑等臆想,就能产生“中毒”反应,并迅速蔓延他人…这不是小说,而是中美都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来看“群体性癔病”疑云。
文/侯安山(中国法医学会科普部主任、主任法医师)
编辑/刘昭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1998年11月12日早晨,救护车的喇叭声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中学响彻不停,这所学校的100名学生和教工先后被送进了医院,其中还包括一名前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他们向医生陈述的症状几乎是一样的,都说是自己闻到了一股特殊的气味,然后就出现了浑身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喘不过气来的症状。警方当即将学校查封,并请来有关专家对学校的空气、水和物体表面进行了采样。但化验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质。
▲事件发生时的新闻报道(图片来自网络)
5天后,100名病人均恢复了健康,也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于是学校决定复课。谁知复课当天又有71人出现了同样的症状,校方不得不再次拉响警报,将这71名病人送往医院。
田纳西州政府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决定向联邦政府求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立即派专人来到田纳西。专家们对病人进行身体检查的同时采集了病人的血样和尿样,逐一排查可能出现的有毒化合物和化学杀虫剂。与此同时,美国环保署(EPA)也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对学校周围的空气质量,周边工厂的排污情况,以及学校本身的建筑材料,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系统进行了仔细的排查,甚至通过钻孔取样的方法对学校周边的土壤和地质情况也进行了检验。然而,人体样本的化验和周边环境的检验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所学校这么多的学生和教工两次出现相同的症状住院治疗,一时舆论哗然,众说纷纭。
◇◇◇
“群体性癔病”疑云
相同的事件在我国也不鲜见。
2010年4月23日始,甘肃省陇西县某小学68名学生在此后的10天内,先后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疲倦、肚子疼等不适症状,其中症状较轻的留在当地县卫生院观察治疗,10多名症状较重的患者转送到兰州治疗。然而,甘肃省儿童医院对这10名患者反复检测,也未能从患者体内查出“有机磷”农药、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成分。环保专家对现场进行调查的结果是,学校四周都是村民的住宅,根本没有化工厂,同时期学校周围也没有人使用农药,周边村民也没有人出现此类症状。
这就奇怪了,上述两起事件中明明有那么多的学生、教工出现了如此明显的“中毒症状”,事件发生后无论是美国政府或是中国政府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进行了详尽的调查,难道都查不出“中毒的原因”?
如此“诡异”的事件,必然会引起争议与质疑。然而,经过科学工作者认真地调查研究和缜密的逻辑分析,最终还是对上述事件给出了科学的定性,这就是“群体性癔病”(Mass Psychogenic Illness)事件。也就是说,上述两起事件中的患者得的是“群体性癔病”。
什么是“群体性癔病”?科学家的解释是:人的心理作用(如暗示、错觉、怀疑、安慰剂效应等)会对身体机能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一手导演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这种影响也可以是负面的,比如,当一种可能受到毒害的心理作用同时或陆续影响到一个群体,致使这个群体中一部分心理比较脆弱或敏感的人,虽然他们实际没有接触到任何有毒物质,却在这种强烈的有害暗示心理作用下,产生了某种心因反应性群体中毒症状,即为“群体性癔病”。
(图片来自网络)
◇◇◇
诊断结论如何得出?
有人说了,没有中毒却能表现出典型的中毒症状,在排除了人为伪装的前提下,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不是有点太诡异了?怎么看也有点像周公解梦的说法一样!
表面看,这种现象的发生确实有点诡异,所以环境科学家和医生们对疑似中毒的群体决不会轻易给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得出“群体性癔病”的诊断结论,一定要具备如下条件:
①必须彻底排除毒物中毒的可能。
②要找到有害暗示的原点,也就是始作俑者。
③疑似中毒者对有害暗示必须是亲身耳闻目睹,且表现出的人体症状相互高度相似。
用这三个条件我们来对照一下前述两个事件。
第一条,毒物排查。
由于事发地政府(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对所发事件的高度重视,都动用了极大的力量,穷尽了所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均未能查到可疑毒物。
第二条,查找始作俑者。
田纳西案的起因是该校的一名女教师,她在上课时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突然自述闻到一股类似汽油的味道,并很快出现了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紧跟着她班级里的其他几名学生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症状,并迅速蔓延到整个学校。
陇西案中最早出现症状的是一名10岁的学生陈X,他回忆说,23日早晨8点,正在校园做早操的他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像“农药”一样的气味,回到教室后视力开始模糊,并伴有头晕、肚子疼症状。此后,同班多位小学生相继发病,也都陈述好像闻到了一股怪味。
第三条,是否耳闻目睹,症状相似?
田纳西案最初的群体发病者都是直接听到了女老师的陈述,并看到了老师不适症状的学生,以后再由这些学生传递到其他师生,包括一名前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他们初期所表现出的症状几乎都是浑身乏力、头晕、恶心。有趣的是,大多数中毒者都自述闻到了某种异常的气味,但他们在描述自己闻到的怪味时则显得五花八门,一共使用了30个形容词来描述各自闻到的不同味道。
陇西案最初的群体发病者都是和陈X一个班的同学,他们耳闻目睹了陈X发病的全过程,他们相继发病后诉说的症状和陈X的症状也十分相似。
由于具备了上述三个前提条件,田纳西案、陇西案分别在调查了一年多以后被定性为“群体性癔病”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
“疾病模仿家”
像田纳西案、陇西案这样的从起因上讲可以称之为由罗生门而出的“群体性癔病”事件毕竟不多,公众对有关部门给出的“群体性癔病”事件的定性常常也充满疑虑。
然而,“群体性癔病”的发生并不完全起自于罗生门,在更多的情况下还是有因可查的。这就形成了真中毒和假中毒相混,真病人和假病人共存的状态。对此种事件的深入调查分析和真相揭示,恰好有助于让公众理解“群体性癔病”的真实存在。
2001年2月27日,在祖国西部边陲新疆兵团某团学校,发生了一起造成了极大社会影响的中小学生集体中毒事件。100多名中毒的学生有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7岁。
当日凌晨1时许,该校1名高中一年级学生突感胃痛、头晕、恶心,并出现抽搐症状,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其后,便陆续有多名学生发生类似症状被送往医院。27日上午11时左右,中毒学生急剧增加,情况越来越来糟糕,校园内一片狼籍、混乱,到处是东倒西歪、痛苦不堪的中毒学生,呕吐物随处可见。一名7岁的一年级学生,跪在凳子上听课,突然栽倒在课桌下;一名骑自行车的中学生,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一天之内,共有100多名中毒学生先后被送进邻近的3家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经医院诊断,中毒较轻者56人,较重者63人,其中有20余名学生四肢痉挛、昏迷不省,生命垂危。
据中毒学生自述:他们都是住校生,2月26日开学第一天才回到学校,傍晚在食堂吃饭后才发病的。2月27日中午,中毒学生就餐的学校食堂被紧急封闭,但在此后的一星期内,仍不断有学生因出现相关中毒症状被送进医院。至3月2日止,总共有193名中小学生住院治疗。
经过公安机关7天的缜密侦查,终于查清了事件真相:犯罪嫌疑人系1名学校食堂职工,她因对学校食堂承包人心存不满,于2月26日下午将鼠药撒在食堂和面机中的面团内, 导致了当晚和次日早晨在该食堂吃饭的学生中毒。
本案现场取样检验,在2月26日蒸的馒头和27日的早餐面汤中检出鼠药成分(煮面汤时使用的面粉是从和面的案板上扫下的面粉),食用了这些食物的学生发生中毒是必然的。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193名住院治疗的学生中,经调查,只有120多名学生可确定吃了有毒食物,另外70余名学生吃的是返校时自己从家中带来的食物,仅仅喝了从该食堂开水炉里打来的开水。食堂烧开水的是一个立式常压锅炉,水的进出是全封闭的。为什么喝了可以确认的正常开水的学生,也发生了与中毒学生十分相似的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疲软无力等?这只能用“群体性癔病”来解释了。
能够支持这一解释的另一个证据是,办案机关在最初的现场勘查中,由于在取样操作中发生了失误,造成在送检的多个样本,包括开水锅炉水样也出现了阳性的检验结果,这也是导致暴发“群体性癔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重新规范取样,除了在和面机内、馒头和面汤中检出毒物外(与罪犯的交待一致),其它样本中并未检出毒物。检验结果一公布,“中毒症状”持续发酵的趋势立马终止了,对部分学生呈现的“群体性癔病”症状的解释也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当地公众的普遍认可。
群体性癔病是指某种精神紧张相关因素在许多人之间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或精神障碍的症候群,具有同心圆波浪状向四周蔓延发作的趋势,有点类似于“蝴蝶效应”。该病的主要特点是人群之间相互影响(心因性传染)。发病者虽然自身并未受到有害因素影响,但因杯弓蛇影式的心理恐惧和紧张,如同有意模仿一样,也跟着出现与其目睹到的他人的症状相类似的身体不适症状,故有人也将群体性癔病称之为“疾病模仿家”。
◇◇◇
准确切断“蝴蝶效应”扩散链条
群体性癔病案例常发生在学校中小学生中,这是因为少年儿童心理结构不稳定,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他人的不良暗示或自我暗示,从而出现主观性的精神、感觉及运动异常。进而发生呕吐、紧张、恐惧、发作性哭闹或精神萎靡不振、四肢乏力、行走困难,手脚麻木等生理性异常症状。这些症状和真正的中毒患者的症状几乎没有多少差别,只是发病的时间略有延迟。患者发病时意识清晰,相关医学化验检查均不会有明显异常发现。
由于“群体性癔病”患者和真正中毒者症状相近,普通群众很难识别。加上各种媒体的夸大性渲染,很容易酿成严重的社会混乱或群体事件,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学校高度的重视。当出现“群体性癔病”的预兆时,当务之急是控制蔓延,切断“蝴蝶效应”的扩散链条。其主要的手段一是迅速查明真正的病因;二是有关媒体力戒捕风捉影,火上浇油;三是通过信息公开,正面宣传,阻断流言、谣言的传播渠道;四是对“群体性癔病”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
政府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也要认识到“群体性癔病”也是一种疾病,切不可随意斥之为患者伪装。对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疏泄、解释和暗示,同时适量使用一些控制症状的药物或安慰剂。并通过与患者详细交谈,分析发病经过,指导患者认清自己的症状并非躯体疾病所致,而是心理因素使然。还要说服患者家属和亲友积极配合治疗,不要在不良暗示的基础上推波助澜。更不要为了获取不当利益而去鼓动患者强化“群体性癔病”的症状。这样做的结果,使一些原本很快就能消退的“虚拟症状”,真的有可能转化成对身心有害的心理疾病。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本文由北京科技报全媒体中心采编制作。转载授权请联系“科学加”微信公众号,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螃蟹:吃大闸蟹会上瘾?真假螃蟹?为什么帝王是虫子而不是螃蟹?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传说,螃蟹是一种神奇的生物。
古人把它们叫做无肠公子、横行介士。
科学家也说,在已知的古生物当中,至少已经有5类不同形态的生物都进化成了螃蟹的样子。
这种现象叫做——蟹化(Carcinisation)。
那我们盘子里的大闸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史前生物?
为什么有人说帝王蟹并不是真正的螃蟹?
还有画面里,这些像潮水一样的红螃蟹又是这么回事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真螃蟹
螃蟹也分真假,常见的真螃蟹大概有5类。
第一大类叫做——大闸蟹。
其实,这些密密麻麻的红色小螃蟹就是大闸蟹的近亲。
它们的学名叫做圣诞岛红蟹(G. Natalis),和大闸蟹一样,壳儿很方,属于方蟹总科。
圣诞岛是印度洋上的两座小岛,这里居住着1.2亿只红蟹,每只寿命大概十几岁。
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丛林当中,吃腐烂的叶子、果子以及自己的同类。
所以,圣诞岛上有一个奇观,那就是丛林的地面非常干净,一片树叶都看不到。
然后,到了每年11月,雨季来临的时候,上亿只红蟹会前往海边产卵。
公蟹会首先从地洞里钻出来,一路上寻找水源,躲避太阳,它们依旧用腮呼吸,离不开水,但又不太会游泳,可能被深水区淹死。
在雨林中,它们要躲避椰子蟹,椰子蟹非常喜欢吃它们。
走出雨林以后,又要躲避人类的轮胎,如果不小心被压扁了,那么你身边的同伴会为你默哀3秒,然后,把你装进胃里,一起带走……
穿过了马路,又是人类的铁丝网,瘦的能钻过去,胖得能翻过去。
总之,历经重重考验,它们总算来到了海滩。
接着,公螃蟹们开始比武,比谁会挖洞,还比谁的钳子更威风,目的就是为了占据一个绝佳的位置,挖洞、建海景房。
海景房建好以后,母螃蟹们也纷纷抵达海滩,它们会本能地住进那些更加豪华的房子里,去和里面公螃蟹交配。
完成交配以后,公螃蟹返回雨林,母螃蟹则在洞穴里产卵,再把卵放在自己的腹部育儿袋中孵化。
两个星期以后,卵发育得差不多了,母螃蟹们就纷纷离开洞穴,闯入大海,迎着海浪,释放幼卵,这架势,妥妥地要用虫海征服世界啊。
但是很不幸,90%以上的幼卵会被卷入深海,再被各种滤食性的鱼类吃掉。
只有5%左右的幼苗会经历几次蜕壳变成大眼幼虫。
大眼幼虫会在海岸上聚集,一两天后,再次蜕壳,变成直径5毫米左右的小红蟹,然后,你就看到了这种红色的潮水,这其实是它们在返回雨林,再次重复它们父母的生活。
这种震撼画面远在印度洋,但事实上,远古中国的江浙沿海,理论上也是每年都在上演着类似的画面。
因为,我们大闸蟹,也和圣诞岛红蟹一样,每年必须回到海边产卵,小螃蟹也必须千里迢迢回到湖泊中生活,一生中要蜕壳至少13次,才能长成一盘合格的大闸蟹。
圣诞岛红蟹是圣诞岛独有的品种,大闸蟹也是中国的独有品种,叫做中华绒螯蟹,它们都保持着这种大海产卵的模式。
可能有人要问,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从来没有看见过大闸蟹产卵、洄游的景象呢?
其实,在餐桌和超市之外,已经有人用卡车、池塘和高速公路完成了这一切。
而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曾经的壮观景象,其实至今都还残留在我们的汉语当中。
比如,大闸蟹为什么叫大闸蟹?
上海为什么简称沪?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远古密码。
大闸蟹为什么叫大闸蟹
如果你去上海,问他们,大闸蟹为什么叫大闸蟹,你大概会得到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煠这是一句上海方言、汉语古音,意思是大火烧一切。
但煠这个汉字很生僻,所以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大闸蟹。
第二种说法是说,大闸蟹在洄游、产卵的过程中,要经过一道道水闸,所以叫大闸蟹。
第三种说法有点复杂,那就是远古中国,有一种捕蟹工具,叫做纬萧,就是用竹篾编织的一张水网。
2200多年前,庄子的时代就有这种纬萧,庄子所谓的逍遥,一大境界就是做坐船上,一手纬萧,一手蟹爪。
《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
古人们会在大闸蟹前往海边的河道里设置一层又一层的纬萧,布置得像迷宫一样,大闸蟹在迷宫里穿行。
而当小船开过来的时候,船底可以压着纬萧过去,很轻松地来到迷宫的中间。
然后,渔家点起一盏灯,大闸蟹看到亮光,就会纷纷往船舱里爬,很快就变成了一满仓美味。
这种纬萧,在后来被叫做簖,又因为簖的古音就和今天的闸类似。
《唐陆龟年·蟹志·蟹簖》今之采捕于江浦间承峻流苇萧而障之其名曰簖……
所以,它们就被叫成了大闸蟹。
这三种说法,你觉得哪一种更靠谱呢?
虽然第三种听上去最复杂,但是,它却极有可能是远古的真相。
因为,还有一个问题,上海为什么简称沪?
前两种说法无法解释,但第三种说法却能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纬萧作为工具叫簖,而作为捕鱼方法则叫做沪。
是不是突然明白上海人为什么那么爱吃大闸蟹了吧?
原来,至少从2200多年前开始,吃大闸蟹这就是上海人的一种乐趣,被庄子叫做——逍遥。
道家很爱大闸蟹,庄子之后,又有一个大宗师叫做葛洪,他想用千言万语来形容大闸蟹的优美,最后浓缩成四个字——无肠公子。
这名字,真的是一股仙气扑面而来啊。
那为什么大闸蟹会让道家感到逍遥呢?
其实,这个秘密就藏在从舌尖到大脑的生物化学当中。
精氨酸VS脯氨酸
上期我们刚刚聊过,龙虾入口带来的那种鲜味快感来源于游离精氨酸。
而螃蟹入口,是一种更绵长、更幽远的感觉,尤其是再喝点酒,翩翩欲仙,这种感觉非常像道家说得逍遥。
其实,这种感觉来源于脯氨酸对精氨酸的加持。
上期我们说过,各种游离氨酸带来的味觉感受和它们的名字有关,比如,谷氨酸来源于谷物,天冬氨酸来源于天门冬植物,精氨酸来源于你懂的,那脯氨酸又来源于什么呢?请再发挥一下你的想象。
肉脯、果脯?那都是表面感官,更深一个层次,其实,你生下来吃得第一口东西,就含有大量的脯氨酸+钙。
那种满足感和安全感,你不记得了,但是,你的舌头和潜意识可都还没有忘记。
所以,为什么那些老饕都说,一如船入港,又如老还乡?
精氨酸+脯氨酸,这种悠远、绵长,好像回到温柔乡的感官刺激,相信大家也能从大闸蟹当中品味到。
另外,还有传说,吃大闸蟹能美颜。
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脯氨酸具有很强的修复力,尤其擅长修复胶原蛋白,而且能直接修复牙釉质,爱啃大闸蟹的人,牙口都不差,也是这个原理,脯氨酸+钙,这背后真的是一个大自然的秘密配方。
继续说螃蟹,除了大闸蟹,方蟹总科当中,还有一个种被中国人吃出花来的小螃蟹,叫做蟛蜞。
非常小众,也非常美味,也许你已经笑了。
但是,蟛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螃蟹呢?
前196年·江西九江
这年,一匹快马闯进了九江王英布的宫殿。
汉朝皇帝的特使送来一罐肉酱,请九江王品尝。
九江王咬紧了牙关,他当然知道,这罐肉酱,正是自己的好兄弟——彭越啊。
朝廷滥杀功臣,把彭越剁成了肉泥,还发给每个诸侯王品尝,当初跟着刘邦打江山,如今就是这个下场?
九江王英布、彭越和韩信,这是汉初三大名将,尤其是英布,他当年还在项羽手下的时候,就已经是九江王了,后来正是因为英布的反戈一击,才最终决定了刘邦的大汉江山。
而现在,韩信被枭首示众,彭越被剁成肉泥,那英布还有什么理由不反抗呢?
于是,英布来到河边,把肉酱全部倒掉。
而当肉酱刚一接触到水面的时候,百姓们纷纷看到,彭越的肉泥化身成无数只小螃蟹潜入了河流当中。
接着,英布斩杀使者,举起大旗,起兵造反。
但最后,还是兵败被杀。
从此以后,江东、吴越的百姓就把河滩上那些小螃蟹叫做蟛越,他们认为这些生生不息的蟛越,正是自己内心铁血的象征。
但后来,历朝历代都对吴越人软磨硬泡,终于在宋朝统一之前,把这个铁血的武士国度彻底变成吴侬软语的温柔乡,这个故事我们原来分享过。
所以,吴越百姓,从那以后,也就把蟛越改叫蟛蜞。
你现在如果去江浙、福建那边,还可以暗中观察,如果一个地方把这种小螃蟹叫做蟛蜞,那么,你不要怕,他们是温柔派吴越人,而如果一个地方把这种小螃蟹叫做蟛越,那么,你可得小心了,千万别瞎犯他们的忌讳。
但话说回来,启东的蟛蜞茄子,宁波的蟛蜞豆腐,还有武夷山那边的蟛越酱,真的是鲜美啊。
除了蟛蜞和蟛越,还要一些地方把这种小螃蟹叫做长卿。
听上去就更文雅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前155年·四川临邛
这年,四川首富家中,有一个叫做司马相如的年轻人正在弹琴。
他知道,帘子后面正有一个美女在偷听。
于是,他故意弹了一首《凤求凰》
这一幕被后人叫做——琴挑卓文君。
卓文君就是那个偷听的美女,20岁,却已经守寡两年,实在不行了,听完曲子就受不了了,首富女儿也不当了,卓文君当晚就和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然后私定终身。
结果第二天一起床才发现,这个司马相如,完全就是个穷光蛋啊,先前在临邛原来都是骗吃骗喝啊。
但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卓文君也就和司马相如开了一家酒馆过活。
这个故事和螃蟹有什么关系?
你仔细看,司马相如字长卿,小螃蟹也叫长卿,这背后会不会有什么秘密呢?
原来,螃蟹,这正是司马相如能够骗吃骗喝的真正原因。
话说司马相如在长安读书的时候,那是顶级才子,写了很多华丽的文章。
但是,当时的皇帝并不喜欢这些花里胡哨东西,司马相如也就自然在长安混不下去。
于是,就决定回四川去谋划谋划。
正好,四川临邛的县令是自己的同学——王吉。
事先没有通知,司马相如就去投奔王吉。
这天晚上,王吉正好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城外的亭子里碰到了一只蟛蜞,蟛蜞还会说人话,说,我明天就到了,你要来接我啊。
梦非常的真实,王吉觉得奇怪,第二天就派人去亭子里等,果然等来了司马相如。
于是,王吉就给自己解梦,说这个司马相如,一定是螃蟹转世,将来必定是靠文章横行天下。
所以,王吉就把司马同学奉为座上宾,才就有了骗吃骗喝的故事。
后来呢,王吉的梦果然也应验了。
那就是老皇帝去世,小皇帝上台,有一天,小皇帝就突然读到了一篇《子虚赋》,当时小皇帝的心情,大概就和今天你突然看到了一部心仪的影片类似。
小皇帝说,哎,真可惜啊,我怎么就没和这么厉害的人生在一个时代呢?
恰好,一个管御用猎狗的小官员在旁边听见了,就说,这个《子虚赋》就是自己朋友司马相如写的啊。
于是,司马相如就这样一步登天,变成了小皇帝身边的红人,还执掌了四川和整个西南的政治。
而这个小皇帝,就是未来的汉武大帝。
所以,把蟛蜞叫长卿的地方,都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比如,广东番禺那边就有礼云子,是从几百只小螃蟹肚子里洗出来的蟹籽非常高级。
还有醉长卿,是生腌的蟛蜞螃蟹,只在顶级老饕当中流传。
第二类真螃蟹
第二类真螃蟹叫做梭子蟹总科。
它们其实是进化非常成功的海洋猎手。
两只螯,三对脚,还有一对船桨,可以在水下高速游动。
梭子蟹总科在餐桌上主要又分三大类,梭子蟹、蟳和青蟹。
比如,江浙人的蝤蛑(由谋)、福建人的各种蟳还有广东人的各种膏蟹、肉蟹、避风塘炒蟹。
其实都有可能是这三大类当中的某一种。
总之,梭子蟹总科,就约等于我们通常吃的海蟹。
江浙人认为最极品的梭子蟹是这种软壳蟹。
而广东人则崇尚所谓的黄油蟹。
这两种软壳和黄油的现象,其实都非常罕见螃蟹个体。
在古代,软壳大概是万分之一,而黄油也是千分之一二。
这背后的原理,大概是这样的。
软壳蟹VS黄油蟹
我们知道,螃蟹在长大过程中必须蜕壳,但是,也有蜕壳不成功的时候。
比如,有一只母青蟹正要蜕壳,用广东人的话说,这个发育的过程就是,一只小姑娘奄仔蟹正在蜕变成大美女膏蟹。
这个过程中,有些奄仔蟹会因为长得太肥、体内膏油积累过多,而导致它无法顺利蜕壳。
于是,它们就卡在了小姑娘和大美女的状态之间,食欲还像小姑娘一样越吃越肥,但身体却像大美女一样,到了农历的6~8月就要发情,爬上海滩假装产卵。
这个时候,猛烈的阳光照射下,它们体内的膏油就全部炸裂,渗透到了身体的各个部分,变成一只浑身上下各个关节当中都充满膏油的黄油蟹。
广东人认为,黄油蟹非常肥美,一只最少要卖1000块(150美元,1160港币,4400台币,650令吉)
本来,在自然状态下,1000只母青蟹当中才会出现1-2只黄油蟹。
但是,现在已经有一些养殖户摸索到了人工培育黄油蟹的方法,一年可以出产上千只,具体诀窍和饲料、盐度、水质等等因素有关,但还没有最终被科学破解。
而浙江人崇尚的软壳蟹,本来也是万里挑一,但现在已经被科学破解,可以批量生产了。
具体的原理是这样的,螃蟹一般会在夜晚躲在石头缝里悄悄蜕壳。
蜕壳以后的2个小时,就是软壳状态,这个时候的壳就像水一样柔软,而在2个小时以后就会变得坚硬。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除非你抽干池塘,否则基本不可能获得软壳蟹。
但是,如果我们给螃蟹模拟一个蜕壳环境呢?
黑暗的小房间,一居室,可以通过天窗观察,那不就能准确的把握时机,在它刚刚蜕壳的2个小时之内把它抓出来,直接料理上桌吗?
果然,还真有人发明了这种蟹公寓,专门批量生产软壳蟹。
第三类真螃蟹
这是一类拥有火箭速度的螃蟹,叫做沙蟹总科,生活在沙滩上,两只眼睛竖起来,上下左右前后720°无死角监控,非常科幻。
它们是滤食性生物,把沙子吃进去,过滤一遍在吐出来。
所以,你在沙滩上看到的这种小球球其实并不是它们的粪便,而是呕吐物。
它们爱挖洞,只有一两厘米大小,非常好斗,同类厮杀的时候,可以瞬间爆发出16公里的时速,这相当于人类瞬时跑出了5倍音速。
注意,它们这个瞬时爆发还是向前向后的直接冲刺,和一般螃蟹横着走完全不一样。
科学家们一直再研究这种飞毛腿,希望研发出相应的仿生学武器。
但是,广西人却早就研发出了一道沙蟹汁,把它们的飞毛腿捣碎,变成美味的蘸料。
还有宠物市场里的招潮蟹,爪子一大一小,眼睛高高立起,很萌很受欢迎,它也是沙蟹总科的物种。
另外,这种爪子一大一小的螃蟹,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拥剑,史书上记载隋炀帝特别喜欢吃蜜拥剑,还说这是天下第一美食。
《大业拾遗记》隋炀帝时,吴郡献蜜蟹两千头,蜜拥剑四瓮,法如糖蟹而味佳美。每进御则旋拭壳面,贴以镂金龙凤花鸟,为食品第一
但很不幸,蜜蟹、蜜拥剑的食谱都已经失传了。
有一次,我去一家非常高级的杭帮菜馆子,竟然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菜,叫做蜜蟹拥剑,顿时两眼发光,这难道是那位杭帮大厨复活古籍了吗?
于是立刻点了一盘,结果上上是一盘子蟹腿浇蜂蜜,我当时真的心中万马奔腾。
第四类真螃蟹
你小时候也许在小溪里搬过螃蟹吧。
这种藏在石头下面的小螃蟹,动作非常快。
抓它们是一种很纯很纯的童年乐趣,而事实上,它们就是第四类真螃蟹——溪蟹总科。
它们是100%淡水品种,和海蟹、闸蟹那种豪放的生育模式不同,它们是优生优育的好妈妈,小螃蟹一直要在育儿袋里长成型了,妈妈们才会把它们放出来。
溪蟹是一道西南美食,很多美食纪录片里都介绍过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跑山人、佤族跑山人去山谷小溪、螃蟹洞里抓溪蟹,然后回家捣碎、拌料、烧烤。
这种吃法真的过瘾,就和你小时抓螃蟹的心情一样。
但现在,老家的小溪已经变成了高速路的桥墩子,再也找不到搬螃蟹的地方了。
第五类真螃蟹
本来,这类螃蟹是海南人的专属,叫做七星蟹,有毒。
属于扇蟹总科,这类海蟹,长得像扇子,身体上都有很好看的花纹。
科学家曾经用最毒的绣花脊(绣花脊熟若蟹)做过实验,一只绣花脊的毒素可以毒死4万5千只小白鼠,折合上百人的致死量。
而且,扇蟹体内的某些毒素,还是神经性毒素,在高温下不会被分解,所以做熟了也没用。
它们和河豚一样,毒素并不来源于自身,而是因为在海里吃了大量毒物,才累积在自己体内的。
但也和河豚一样,扇蟹的毒素只会通过胃肠道吸收,摸它,甚至被它夹出血都不会中毒。
七星蟹其实是扇蟹总科当中毒性最弱的一种,从海南到东南亚,当地人一直有用七星蟹熬粥的传统。
2009年的时候,科学家甚至还因为七星蟹不够毒,把它开除出了扇蟹总科,单列出来,叫做瓢蟹总科。
但无论如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花里胡哨的外观,这都是大自然有意给它留下的剧毒标识,就像毒蘑菇、毒蛇和蓝环章鱼一样,我们最好还是离它们远一点。
其他真螃蟹
自从帝王蟹在中国火了,澳大利亚人也把他们那边的一种巨大螃蟹包装了一下,叫做皇帝蟹,出口到中国,卖得比帝王蟹还贵。它其实是酋妇蟹总科下面的巨大拟滨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塔斯玛利亚。
还有蜘蛛蟹,看着比帝王蟹还像蜘蛛一些,但事实上他是真螃蟹,蜘蛛蟹总科,和上面的皇帝蟹并列最大螃蟹双雄,蜘蛛蟹面积最大,皇帝蟹体重最大。在日本和欧洲和美洲都有,可以吃。
还有一种神奇的小螃蟹,属于豆蟹总科,这是世界上最小的螃蟹。
你很可能在无意中吃过它,比如,你在吃扇贝的时候以为是咬到了石头,结果吐出来一看,竟然是一只小螃蟹。
其实,这就是豆蟹,它们是妥妥的海底寄生虫,专门寄生在各种贝类身体上,抢夺食物,让宿主变瘦。所以,海产养殖者非常痛恨这种豆蟹,但扇贝自己其实并不太憎恨豆蟹,那是因为,豆蟹的感官比扇贝灵敏,当天敌和危险降临时,豆蟹会立刻夹住扇贝的闭壳肌,让它赶紧逃跑。
以上就是各种常见的真螃蟹,如何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呢?
科学家们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猥琐的海虾
真螃蟹其实是一种猥琐的海虾。
表面上看,一个横着爬,一个倒着游,完全不一样啊。
但科学家说:
从前,有一只海里的大虫子,长得像虾,它把尾巴卷起来,一直卷到肚子里,还把背上的壳儿都给撑大了。
于是,它就变成了一只猥琐的海虾——螃蟹。
这个不断保护尾巴,强化背甲的过程就叫做——蟹化。
我们所谓的真螃蟹,就是蟹化最完美的一类海洋虫子,或者说是一类海虾吧。
而假螃蟹呢,其实就是在进化的过程中,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像螃蟹的各种史前虫子。
科学家至少已经发现了5类史前虫子把自己进化成了螃蟹的样子。
为什么你会冥冥中感觉,螃蟹、龙虾就是海里的蜘蛛、蟑螂?
其实这背后,大概真的有这样一段地球故事。
虫族玩家
5亿年前,地球Online突然迎来了各种各样的奇葩玩家。
这当中,有一个玩家叫做阿虾,它选择了虫族,要用虫海称霸全服。
果然,一开始阿虾很强,大杀四方,光速升级,很快就点满了各种科技树。
一部分被它点了4亿年都不需要进化的顶级账号——皮皮虾。
一部分被它点上了岸,又点上了天,变成了各种蜘蛛、蟑螂和昆虫。
但是,皮皮虾和大虫子,这两条路显然都无法征服星球啊。
于是,阿虾就继续点那批憋在海里的原始账号。
结果没想当,这一点就是5亿年,直到今天阿虾至少已经点穿了5条科技树,但却发现——终点竟然都是螃蟹。
今天你盘子里的大闸蟹和上面聊过的各种真螃蟹,这大概是侏罗纪时代,一亿多年前,阿虾就已经点穿的一个账号。
而霸气的帝王蟹呢?
其实是6000多万年前,被阿虾点穿的另一个账号,它本来是像把自己点成一种深海怪物,但很不幸,点到最后,终点上还是写着五个字——美味帝王蟹。
阿虾还点过一个账号,想着把自己点成房角石和大章鱼,结果点到终点,变成了寄居蟹。
阿虾又想把自己点成铁甲恐龙,结果点成了椰子蟹。
还有瓷蟹、蛙蟹、毛石蟹(Lomis hirta)等等等等。
这些假螃蟹被科学家统称异尾下目,是说它们在卷尾巴的过程中和真螃蟹不一样,帝王蟹把最后两对腿给卷进去了,椰子蟹不仅把腿卷进去了,还把尾巴卷歪了,寄居蟹直接把尾巴卷到了别人的贝壳里。
蛙蟹则介于真螃蟹和假螃蟹之间,它的尾巴虽然没有被卷到变异,但是也不像真螃蟹,它把尾巴托在后面,像只青蛙,走起路来也是蹦跶着往前爬。
这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她总是偏爱把各种虫子变成螃蟹,科学家曾经幽默的问自己,难道一切进化的终点都是螃蟹吗?
接着,又幽默的回答自己,也许,哪天飞碟降临,从里面走出来的,大概率也会是一只美味的螃蟹吧。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从螃蟹能讲到司马相如和外星人,你这个脑回路真的神奇啊。
(完结)
相关问答
梦到蟒蛇,鳄鱼。[回答]蛇--不可近交者。鳄--异性者(悍)。飞--升华。
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奇葩的死法?1.秦武王嬴荡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时与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