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残羹 几个哲理小故事——分享给身边正在郁闷的人吧
几个哲理小故事——分享给身边正在郁闷的人吧
献给正在郁闷的人
有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主人权衡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走了。只留下它孤零零的自己。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自己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他了,就连死也不让他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他旁边。
可是有一天,它的思维发生了转变,它决定改变它的人生态度(确切点说应该是驴生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并从垃圾中找些残羹来维持自己的体能。终于有一天,垃圾成为它的垫脚石,使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不要抱怨你的不如意,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这个世界只在乎你是否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不在乎你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上去的,还是踩在垃圾上上去的。而事实上,踩在垃圾上上去的人更值得尊重。
年轻,没有失败!看驴生豪迈,不过从头再来······
人生不过如此,又有什么值得你去伤悲的事,你就当它是踩在脚下的垃圾好了,让它成为你人生成功的垫脚石。
一、钓鱼
有一个博士生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所里学历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想与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渔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快步如飞的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瞪得都快要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面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意思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过了一阵儿,副所长也站起身来,走几步,蹭蹭蹭的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厕所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就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埋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启示: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能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性的团队。
二、选择
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让他们3个一个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小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要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三、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旅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梦到下雨天,他带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旅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要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此人说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的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启示: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我的作文精选(2022)
《一》天边一弯月牙儿
一弯明亮的月牙儿,挂在冷冷的夜空。
夜是如此的寂静。
天气尚早,夜还不深,月牙儿西斜,就快落山了。
每逢夜空中挂着月牙儿的时候,正是每个月的上旬。月亮由缺到圆,月盈后再由圆变缺。
每个月,周而复始。
这一次圆缺,是今年的最后一次。
已经腊月了。
本该到了为过年而备的忙活热闹时候了,今年却格外冷清。
令人唏嘘难过。
月牙儿似乎也明白今岁的疾苦,显出来难过的光芒。
人们还未走出灾难。
还在苦苦捱着。
这是一段令人悲伤的日子。
不过,我深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山河无恙的光明就在不远的前方。
我望着月牙儿,祈祷明天会更好。月牙儿温柔的看着我,说会的!
寒夜的阳台有些寒冷,可我不忍离去。
我穿上了棉衣,静静地躺在阳台边上,和月牙儿作伴。
《二》初冬暖阳照大地
老家山村的天空才是真正蔚蓝的天空。今儿个天真好,蓝个盈盈的天空中一丝云彩也没有,明亮的阳光洒满大地,温暖着乾坤。
我沐浴在初冬暖阳下,静静的坐着,享受这难得的安详时光。偶尔的风,吹着旁边已经落尽了叶的老槐树,发出深沉的“呼呼”声响,树上落着一只喜鹊,时而“嘎嘎”的叫两声,但却没有清晨喊我起床那样叫唤的热烈,想来应该也是惬意的在晒太阳。一只咕咕鸟站在不远处的电线上,“咕咕咕”的叫个不停,院里的菜畦地里,几只鸡正在啄着一颗绿油油的白菜,而花猫却在身旁的窗户台上懒洋洋的卧着。
都在享受冬日暖阳,包括我。
这是我喜爱的初冬山村所具有的宁静安详。
初冬的安详,更体现于农人在经过了一年春夏秋的田地繁忙劳作之后的轻松。进入冬天,地里已经没活,女人们可以有空做一些美食,而不用匆匆忙忙好歹做口吃食,吃完赶紧去再忙。男人们则不紧不慢的做一些日常的家务活,比如收拾,仓储,安排冬天生活需所等等的营生。
冬日天短,不知不觉中悠悠的一天就在安静祥和中度过。
人间美好,不止春花秋月,还有冬日暖阳。
《三》冬雨
忽然听到窗外哗哗的落雨声。昨儿立冬,今晚下雨。屋里暖气热,可以光膀子。这种情境,让人迷失了季节,仿佛此刻不是冬天而是夏季。
我是喜欢在雨夜听雨声。可是,这冬天的雨声,却让我感到别扭。冬夜里,无声的雪花才能显示冬天特有的宁静安详。
今夜是本该是月圆之夜,阴云遮住了明月,打开窗户向外看,窗外雾茫茫的,雨下的正勤。
说不出来的滋味。
天气尚早,可是眼皮沉沦,有了浓浓的睡意。可我知道,就算闭上眼去睡,也睡不着,躺在这里倾听这不合时宜的雨声。
不免胡思乱想。
思想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人和事。
所有经历,是命运注定安排,还是历程铸就命运,我想不明白。
我怀念一些人,走进我生命里刻画过深深痕迹的人。
雨似乎小了,听着雨声不是那么激烈了,应该是小了。
不合时宜的冬雨,给人增添了惆怅。
《四》秋末
偷生的日子也匆匆,不觉就到了秋末霜降时节。秋收已经基本完成了,这说明代表收获的季节又要结束了,体现安详宁静的冬天就快来临了。
秋的收获,冬的安详,都是乡村才有的情景。城市,除了气温的变化,大多人的生活还都一样,甚至连作息时间都没什么改变。
秋末的太阳温暖而明亮,让白天很是温热,而到了晚上,却增加了不少寒意,正是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
每到这个时候,山村的树叶已经差不多要落尽了,铺了一地,树枝上还剩些零零落落的叶子在随风飘摆。山坡上的草木也枯黄了,山村显示出萧瑟的状态,给人一种荒凉的感受。
我十分喜爱这种景色。
这种喜爱,可能是自然界禾草完成了它一年的使命,带给了我欣慰感。也可能是萧瑟荒凉的秋景之后便进入了安详的冬天的期待。
然而,十分遗憾,二十多年了,我不能够由秋初到秋末,完整的享受秋景的美丽和秋实的愉悦。也不能够度过整个安详的冬季。
因为,只有安身于农村,才是真正的与四季共度。
今年,又与梦境中的秋冬失之交臂。
《五》山村秋夜
已是晚秋,山村的夜依然寂静,没有丁点的声响,安静到犬吠之声都听不到,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夜寒的原因,村里的狗都不叫了。
我特喜欢这样的宁静,让人更觉安详。
村里人是习惯早早上床休息的,真正体现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意义。入乡随俗,每次回乡,夜幕降临,早早吃过晚饭,就上床了,在暖暖的被窝里享受这份宁静带来的安详。
山乡深秋的夜晚,是很有些寒意的。从城里回来的人是很难忍受这份寒凉的。在屋外待一会,就会瑟瑟发抖。可是,深深呼吸一口凉凉的清新的空气,瞬间就觉得心旷神怡。
夜空朗朗,明亮的繁星,点点的布满天空,布置出来漂亮的星空景象。很想多欣赏一会这秋夜美景,可惜秋凉夜寒,不能久待于星空之下。
还是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听听音乐,刷刷视频,更舒服更惬意一些。
久居于城市,饱受嘈杂与喧嚣的蹂躏,这种宁静安详是一份难得的享受。
更让人感觉舒适的是思想的轻松。
如果不过分追求物质名利,喜欢闲散自由,山村的生活是很适宜的。如今的种地已不再那么辛劳,一年中有很多清闲时光的。
正如同清朝大学士纪晓岚那副经典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读书耕田。
这两句话最初出自明朝能臣张居正,他说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种田读书。
一位才子,一位栋梁,都在向往种地读书的逍遥日子。还有圣贤孔明之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由此可见,隐居乡野,种地过活,逍遥自在,是智者追求的理想生活。
我也厌倦了城市生活,不想过那种如同蚂蚁般来来回回,忙忙碌碌不得闲的日子。
余生就想种种地,过山村宁静的日子。
《六》霜凝
草黄时节,凝露结霜。
故乡山村地势高寒,四季分明。深秋晨昏,就深刻体现了秋凉的意境。而天晴白日,阳光很是温热,冷热交替之间,露水凝结成霜而白,覆盖与禾草之上。
村里人是习惯早起的,又是秋忙季节,早早就踩霜踏露下地干活了。
清晨出工,得穿上棉坎肩,以御秋天的晨寒。大约到了上午九点半以后,太阳升高,天就热起来了,一身的寒露也就消散了,禾草上的白露也升化了。
好多年没有这样的秋收体验了。白露景象也只是存于脑海中的记忆了。
山乡晚秋的景象,深刻与脑海中,纷飞的落叶,凝结的白霜,清亮的冷月,熟透的嘉禾,暮归的寒鸦,金黄的大地……
还有收获的喜悦,安详冬日到来的温馨。
《七》坐着
整日的无所事事
坐出了一身膘
是因为想坐着而选择
还是选择了才坐着
已弄不清楚
反正稀里糊涂的
就成了这样
一坐一整天。
坐肥了膘
坐大了肚
坐软了骨
坐僵了筋。
《八》
又见老二
老二是年轻时的玩伴。
近这几年,才又有几次见面。中间是有很多年没见过。
这次再见,看见老二的头发都白了,牙也掉了。戴着一顶黑色帽子,身材还是那么挺拔,直直的,脖子上挂着一串金链子。
记得好像老二没有我年龄大。
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感觉和老二很投缘。虽然比起其他玩伴来,和老二的交往并不多,但是就感觉合脾,见面就觉得亲切。
虽然老二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却给人有亲和感,让人愿意接近。
令我唏嘘的是,老二还在单身。
和老父亲相依为命。
今天,很想去老二家坐一坐,可是事情缠身,终究没能顾得上,我想,下次再去了,一定要到他家坐坐。
他家住在他们村一个个牢牢里,很是宁静。而且我看到,还是当年的老房子,很有年代感。
我忽然感到,老二的生活是我梦萦里的一种向往情境。
安安静静的个牢牢里,一个人清清静静,悠闲度四季,春拂微风,夏坐树荫,秋望明月,冬照暖阳。
与世无争,静享清闲,少人情世故烦扰,不为名利碌碌,一身轻松。
于是,我很想,和老二,在他家,共饮几杯浊酒。
《九》窗外月半圆
半圆的月亮在薄云中静静地朦胧着,她在默默等待着中秋圆亮,看万家团圆。
月亮啊月亮,很快就到中秋节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尽情展现秋月之美了,只愿那几天能晴空万里。
此刻,你静静地躲在云彩里,收敛着本该明亮的光芒,俯视着天下苍生。
月挂在夜空,从缺到圆,从圆到缺。
永恒的轮转。
月在用行动告诉人们一种哲理。
可愚众太多,并不能明白人生圆缺的道理。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抬眼去望月亮,看不到了,黑云彻底遮住了月的广明,天地一片浑浊。
月不止是圆缺,还有阴晴。
仿佛我们的日子。
《十》周六杂谈
一周是应该有两天的消闲时光。
可是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呢?反正我是办不到。
每周还期待着周六日这两天能多增加点业绩。
这个周六,我坐在这儿百无聊赖。
想起了今早做的梦。
梦到了已经很多年没再见过的一个人,笑盈盈的从背后抱住了我。
我想,人这一生,总有一些人,能深刻隐藏在你的潜意识里。
以至于突然的就进入你的梦中。
毫无征兆的。
岁月积累深厚的人生旅途中,许许多多的遇到的人,已经成为生命的过客。有很多,已经依稀淡忘到叫不来名字。
却也有镌刻在记忆深处里忘不掉的人。
你是太多人的过客,却不知道在谁的潜意识里深藏着。
我忽然想起了崔护与绛娘一见钟情的故事,想起那一首《桃花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一直以为,崔护和绛娘在“发乎情,止乎礼”的境遇中只见了一面,相互心生爱慕后,从此天涯两格,再无交集。所以我猜想,绛娘既是崔护一生中的过客,又是崔护生命里潜意识深藏者。
然今日才知道,他们的爱情终究结成了硕果。是圆满喜庆的结局。
虽然是经历了崔护用真爱之情把绛娘从死神手里拉回来这样的坎坷。
《十一》少年伙伴
明明家儿子明天结婚,今晚去参加了一个乡友聚餐。
阴错阳差的,终究还是去晚了。他们已经喝到面红耳赤吆五喝六的地步了。
虽是残席剩酒,却都是村里乡亲一起,甚是热闹。
酒已经是不能够酣畅淋漓了,却可能是躲过了一场宿醉。我喝了不多点,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够作陪了,残羹剩菜也没怎么吃,我看着他们酒后声大而语无伦次的吼说,也挺有意思。
其中有一个年少时的伙伴,三十一年来,拢共也没见过几次面,更不用说促膝长谈了。
我很想和他说话。
这么多年来,关于他的消息也略知一二,可是不晓得详细。
我一直纳闷,长相挺帅的一个人,智商也足够,何以至今年已五十,却一直单身?
究竟这三十年中,他经历了什么?
于是,我挨近了他,想和他详细聊聊。
他也有了一些醉意,说话舌根发硬了。一个劲的说:兄弟们在一起很开心。并表示,很多年不见了,改天一起好好坐一坐,聊一聊。
我把我的好奇打开了话题,问他怎么这么多年不结婚成家,他只是说:这样挺好,习惯了。
“我和老妈在一起生活,挺好的。已经不再思谋成家的事了”
“将来你妈走了以后,你一个人怎么办?”我问。
“将来我妈走了以后”……说到这儿,我看到他哽咽了一下。
却再没有说出下边的话来。
“你还年轻,是应该考虑找个伴”我劝说道。
“不考虑这些了,怎么快活怎么过,我现在就是这样想的”
我感觉他不太愿意倒歇这方面的话题,也就不再谈了。
接下来,又倒歇了一些诸如工作之类其他方面的话题。不知道是酒意使然,还是本质如此,感觉到他很乐观。
可那一声哽咽,却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也不得不佩服只有那一声哽咽后很快就很快恢复平静。
我对他说:改天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坐下来对酒长谈。我觉得你需要改变。
其实我也知道,我并不能改变什么。
其实,我只是觉得:像他这样的人,不应该是这样的生活状态。
也许,他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心底里不愿过有所约束的家庭生活。
我又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成家立业并不是所有人应该必须要的人生。
我能理解,但不禁唏嘘。
《十二》处暑
老家有句谚语“处暑热不来”
今年夏天,饱受闷热煎熬,急切盼不到处暑来临。
今天,终于到了。
处暑到,凉风来。气温确实很是凉爽宜人。
于是,我想出去走走。
可惜,令人恼火的疫情又来了。
看来,还得耐心等待几天。
可是又不确定,几天后,能平稳下来吗?
但愿能。
是该出去走走了。
放下琐事,放下沉重,放下一直不甚良好的情绪,去看看大美秋景。
已然初秋,可景色依旧是夏景,到处充满着浓绿,对于欣赏秋景来说,好像还早点,只是能感受一下凉爽。
秋天的美景,应该体现在深秋的黄叶和晚秋的萧瑟。昔日碧绿的草木枝叶,完成了它们一年的使命,慢慢枯黄,诠释着“草木一秋”的意义。
看着黄叶纷纷坠落,禾草慢慢变枯,想着“草木一秋”的过程,不由得感叹“人生一世”,真如同“草木一秋”。
而“处暑”时节,正如同五十岁的男人,也茁壮,也浓绿,也显示着蓬勃生机,可就是入秋了。
不由得心生感慨,感慨岁月匆匆。
欣慰的是,结出果实了。
“草木一秋”是使命
“人生一世”是使命
《十三》立秋
一口喝尽了半钵子大红袍温茶水,这样喝也挺爽。
红茶讲究滚水泡或开水煮,用精致的茶具,小口慢品,显得雅致。
岂不闻妙玉之语: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驴了。
我喝了一钵子,一会还得再续半钵,方能算是饮足。
且不论品也好,饮也罢,反正从滚烫到温热喝上一钵子,是很舒服的。尤其是在闷热中,一钵子热茶下肚,汗液从毛孔发出来,是一种极享受的爽。
忽然听到旁边人说:要下雨了,外面刮风了。
出去看看。嚯!好凉快的风。今儿个立秋,这算是秋风飒爽了吧。
阴天,貌似真的要下雨,我想起了老家的一句农谚:立秋有雨万物收。就说是立秋这天如果下雨的话,今年是个丰收年。
小的时候就听到过这句农谚,完整的是:立秋有雨万物收,处暑有雨万物丢。
很是合辙押韵。
我相信这也是祖辈多少年经验之谈。我也注意过,注意过很多次,但凡立秋下雨,确实是丰收之年。
下吧下吧,今儿个立秋,今儿个应该下雨。
我立在风中,风不甚大,却也不是微风拂面,总之是吹的很是舒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女人们依旧光着腿赤着膊露着背,看着就很凉快。
有个苗条的美女上了一辆停在门前的车,车是红色的,一排座椅。呵!我居然没看出来是一辆什么牌子的车,也许是看清了车标也不认识的车,但毫无疑问,那是一辆跑车。
排气管发着刺耳的声音,一溜烟走了。
凉爽的秋风中,这也算是饱了一下眼福,香车美女的。
可是已经在心里荡不起任何涟漪。
我知道是年纪大些了。
对于这些能够满足虚荣的和能出风头的人和物,已不再向往和追求。只是欣赏欣赏而已。
当然,也没有资本去拥有。
比如几百万的豪车和二八妙龄佳人。
今儿个立秋。几乎每个夏天,我都期盼着这个时节。喜爱秋天。
今儿个是个凉爽的立秋天,颇想约一二好友,饮三五杯玉液。
一起把酒言欢。
《十四》宁静致远
这个闷热而无聊的夏天,在不忍释卷的状态下读完了老舍先生百万字的小说《四世同堂》。
经典名著,经典的不止是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还有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堆码起来的文字能让人产生共鸣。
老舍先生是我认为最为杰出的现代文学家。先生对底层人物的描写,两个字形容:透彻!充分说明老舍先生有一颗怜悯的心,对底层微小人物有深刻的观察了解,并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把这些微小人物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比如祥子, 月牙儿,“我”, 牛天赐等等,还有“四世同堂”里众多的京城小市民。
老舍先生通过笔下的小人物,奠定了文学大师的荣誉,老舍先生笔下的小人物,通过先生著作的传世,都成了知名人物,让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了他们的名字。
读完了描写他们的文字,我们发现,他们都是悲剧人物。
他们的“悲”与“哀”,被先生用笔墨文字像一幅长卷画一样被徐徐展开,展现在每个读者面前。
每一幅画卷,当我们去认真研读,都能给你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令我们不禁唏嘘感慨:人生不易。
《四世同堂》三部曲:惶惑 偷生 饥荒。这三个词用的太贴切了,充分体现了京城人民在日本鬼子占领北平八年下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惶惑,是人们在灾难来临之际的不安与困惑,比如当下疫情的灾难下,我们和老北平市民的状态是一样的。他们不知道日本人何时才能败退,何时才能不当“亡国奴”。同样,我们不知道疫情终究何时才能彻底消失,何时才能恢复我们从前的安定生活。
灾难下的日子很煎熬。
老北平人民在日寇蹂躏下艰难的生存着,惶惑无望后,只能偷生。百业凋零,物资匮乏。买不到粮食只能吃日本人定量供应的“共和面”(和不成面团的所谓的面 其实就是麸糠)。冬天买不到煤只能蜷缩着挨冻。
人们在饥寒交迫中偷生。
当我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感叹:国泰民安真好。
灾难下的人们太可怜了。
然而,吃不饱穿不暖能苟且偷生,对于灾难下的普通老百姓来讲,只要能活着,不是还有一个盼嘛:盼着哪一天日寇兵败,重新过上人间的生活。然而又然而,家破人亡却在前头等着很多人,拉洋车的小崔不就被砍了头,剃头匠孙七被活埋。
他们只是最底层只为活着而辛勤谋生的受苦人。
《十五》长夏
女人们的腿晒黑了
说明长夏已很久了,也意味着夏天快要过去了。掐指一算,再过半月二十天,就要立秋了。
这个夏天,异常的热,仿佛置身于蒸笼之内,闷热难当。
期盼着酷暑赶快过去,期盼着天高气爽的金秋来临。
这个夏天,似乎除了晨起后拉一泡痛快的粑粑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痛快的事。
夏夜凉爽的风就着劲爽的凉啤酒,或许是夏日里痛快的体验。也偶尔在雨后的夜吹了吹凉风,冰凉的啤酒倒是几乎每晚喝,不知道为什么只感觉到凉而未感觉到爽,以至于连一瓶都喝不进去。
汗可是滴滴答答的落了不少。
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不怎么痛快的是心情。
日子过得索然无味也就罢了,最磕碜的是越来越迷茫惶惑。
感觉在做着无意义的事当中过着无意义的日子。
一天又一天的。
昨天我用八个字慰藉自己:顺势而为 不愧于心。
还是有女人的腿没有晒黑的嘛。
况且好多还是裸露的比较彻底。
村里小伙伴的视频里,玉茭子长老高了,就要出顶花了。看着那郁郁葱葱的大片的绿,不由得很向往,我很想去到地里,被淹没在浓绿中。
我在想,终究何时才能,在这个浓绿的盛夏里,在山村里住上那么一阵子。
《十六》夏夜知了声
今年的知了鸣叫声的声势,很是不如往年。
应该是窗外的知了儿少了许多。
知了儿也是很会应年景。
既然是夏天,又是比往昔闷热了许多的夏夜,怎么也得勉强鸣叫几声吧。虽然断断续续,却也很是卖力。
知了儿也是很想表示热情的盛夏,然终究是热闹不起来。毕竟,年景不是很热闹,知了儿好像也知道。
圈着的那条狗不知道为啥叫了起来,犬吠声让知了沉默了好一会,夜安静了好一会。
我想沐浴在月光里倾听知了的鸣叫声,可惜圆月还未露头。
已经是午夜十一点了,月亮应该是升上了夜空。
我去阳台看了下,夜空灰蒙蒙的,可能是云遮了月。
知了还在叫。
可是需要用耳朵专注去捕捉声音。
我已顾不得努力去听,睡意来了全身沉困。
知了声,伴我入梦中。
《十七》又一天
接着为支撑世界正常运转默默地奉献。
说完冠冕堂皇的话,再说实实在在的:接着在谋生赚钱的人生道路上度过平凡的一天。
诚然,我自个躺平了,这个世界依然在正常运转。单个人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然而,如果每个人都不再重复昨天,躺平在家,那这个世界就停滞了。
这样的状况,只会发生在疫情来临时的疫情管控之下才会发生。
我们每个人,在每一天,正常的情况下,还必须要工作谋生。
因为当然,太阳依旧巍然不动 地球依旧自转公转。
只能这样,我们选择了一份工作后,日复一日的去重复昨天,日积月累,挣到或多或少或薄或厚的财产。
一天一天的活,一年一年的过。
倏忽间,在天天的忙碌中,大把大把的日子就悄悄的从指间流过。
有时蓦然回首,累积了那么厚的日子,究竟在干了些什么?
好多人不由得悲怆感叹:感觉还没长大,怎么突然就老了?
我也很是唏嘘。
世界何物催人老 半是鸡声半马蹄
《十八》今夜的月
又是十点多钟,准备上床的时候,在阳台上看到了窗外的月。
月半圆,不甚明亮,静静地挂在夜空。虽不甚明亮,却也给黑暗的世界带来朦胧的光明。
我喜欢望月,虽然此刻感觉很是瞌睡,想要急切与周公约会。但是这半弯月吸引了我,于是决定坐在阳台上看看月亮。
今夜凉爽,却也有知了在声声的鸣叫。难得的凉爽夏夜,听着断断续续的知了叫声,夜空挂着一弯半圆月,确实是不错的意境。
夜很静,心也很平静。本想着静静地望月,可以滋生一些情窦,能写一些抒情的文字,然而却没能产生灵感。
也许是很很瞌睡的缘故?
抑或是日子过得过于平淡使然。
我只有静静地享受这样的意境。
眼皮很沉了。
依依不舍离开阳台,躺床上。看不到月亮了。
淡淡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了白色的地板上,我要在月光的陪伴下合目入眠了。
晚安 全世界。
《十九》近期多梦
近日多梦,且清晰,觉而犹记之。
如十天前,一妙龄女挽余之手,共步行,其音容笑貌婀娜身姿,犹记忆深刻,梦之温馨,深感惬意。
昨夜至凌晨,得三梦,自谓吉。
一梦与乡间老友畅饮,醉,乘蹦蹦车归,熟悉的故乡之路。忽发现,随身之物尽失,惊,不知所措。
一梦卧于高处,天极蓝,周围花树成林,花红叶绿,极美的风光。思:人间四月芳菲尽,今已盛夏,何漫山遍野花海乎?
一梦被老板解雇,老板之娘之意耳。可笑老板之娘乃超市卖馍之老老板娘,此二人怎为母子也?令人啼笑皆非。
然终归是心情不爽矣,郁闷间,梦觉。睁开朦胧双眼,天已大亮。
现代科学解梦,说梦乃日所思也。然有些梦,却是近期遭遇之兆耳。
《二十》舔犊
儿子长得比我高大了。
看见他肩宽背阔的身影,突然就想起了他小时候,肉墩墩笨拙拙的样子。
他姑姑说:小时候可惹人亲了。
内心希望能定格在那个时候,可那是不可能的。人总是要长大,只能感慨时间走的太快了,粘人的小不点不知不觉中长成大小伙了。
已经不能继续在父母的羽翼下了。
长大了的孩子也不想待在父母身边,要去闯世界了。
对于天下父母来说,子女离开身边,总是会有担心和牵挂。尤其对于母亲来说,长大后的孩子别走太远,最好是能还在身边。
然而,如果长大后的孩子还是活在父母羽翼呵护下,那也是不行的,是没出息的。就像小鸟,翅膀硬了就得去飞翔。
昨天看电视剧《人生几度秋凉》,父亲周彝贵对儿子的叮嘱和寄托,很有道理,很值得用文字记下来,他是这样说的“你要是想和自己喜欢的人过上好日子,你得自己先有吃饭的本事才行”。
是的,自己有了本事才是真本事。
学本事长本事是不容易的,其中包含了志向 心智 坚韧 谦虚等等许多因素。
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还比较单纯,会遇到许许多多未知的事和未知的人,会经历人性的善与恶,也只有经过这些,才能心智成熟,具备了立身处世的城府。
作为父母亲,只能从自身经验积累,去谆谆教导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而要真正领悟,却需要通过自己的感知身受去深刻理解的。
盼望儿女能长本事,也是父母舔犊情深的一部分。
舔犊情深并不是只表现在抚养呵护长大成人。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在孩子长大成人独立了以后,也还要为儿为女打拼坚强的后盾,俯首甘为孺子牛,终其一生为了儿女努力付出。
一代接一代就这样传承着。
我又想起了老早年的乡村农耕人家,一代接一代的生活在那片土地上,虽然活的平凡,过得辛苦,但一家几代人同居一堂,老人有儿孙绕膝,小孩享舔犊挚爱,一年四季尽享人间团圆。
那样的生活方式挺好!
《二十一》星期日 礼拜天
一个很丰满的臀部成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当圆润消失之后,我又开始了哈欠连天。
无聊透顶。
今天是星期日礼拜天。
这些年来,度过多少个星期天已经算不清楚,但只是度过而已,而并非是过礼拜天。
因为过礼拜天,是要休息的。
睡足懒觉,拉开窗帘已经是艳阳高照,如果天气好的话。天气好,适合游玩或者逛街,如果天气不好,就窝家做好吃吃。
这应该是大多数上班人过得礼拜天。
农人和小买卖人是没有礼拜天休息这个概念的,农人稼穑,是季节和节气主导,农忙的时候没有休息天,农闲的时候全是礼拜天。
小买卖人则是不过礼拜天的状态下度过礼拜天,和平日没什么两样。
今天又是星期日礼拜天。
外面天气很好,五月天还不算太热,正是游玩好时节。今天计划错了,应该歇业去找个古村落转玩。
礼拜天,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活着,得有劳有逸,礼拜天休息是必不可少的,放下工作的紧张,抛却思想的压力,畅享轻松,很感惬意。
长久的一层不变的生活方式,会让人疲而失去激情,思想也会麻木,紧绷的神经需要在五七天左右得到一次彻底的放松,而达到张弛有度,利于身心健康。
咦……!一抬头,看见走过来一个美女,经常能看见的一个美女。
穿着紧紧贴身的裤子,略丰满臀,圆润长腿,微隆小腹。将女性曲线之美完美展示。
这种紧身裤,大部分女人是驾驭不了的,敢这样穿着的女人,一种是天生的美,一种是自己看不到的丑。
《二十二》今夜月圆又月明
仿佛很久没有望圆月了。
此刻,我望着窗外的明月,脑海想起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句诗。
今月也曾照过儿时的我,那是在故乡山村照的。
月是故乡明。
果然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月圆之时,抬头望月,就不由得思念家乡。
我想在故乡山村凉爽的夏夜里,坐在院子里,沐浴月光。
曾经在故乡山村凉爽的夏夜里,坐在街上的青石上,念着“明月千里寄相思”,抒发着淡淡离愁的少年情怀。
那情那景,已逝很久矣……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很应景。
应今夜的景。
《二十三》天色又黄昏
夕阳把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放眼望去,满是黄昏美景。
树叶已变得浓绿,相比于春天的翠绿,暗了许多。春天的花已经看不到了,它们谢了有段日子了。
夏天来了。
初夏的黄昏,是人世界一道美景,气温很是宜人。落日生余晖,红霞映满天。
街上的人多了起来,舒适宜人的傍晚黄昏,人们都愿意出来走走。
只是每个人戴着的口罩,大煞风景!
祸祸了刚刚过去的春天,还在祸祸着已经到来的夏日。
且不去想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情吧。
我想起了山村的夏日黄昏。
劳作了一天,此刻,到了收工回家的时候,先不忙回家,坐在田野地头上,点上一支烟,让劳累的身体得到片刻的休憩。望望即将落山的夕阳,看看映满天的红霞,听听倦鸟归巢后的鸣叫,闻闻草木散发的芬芳……
那感觉真美!
已经有很多年了,没能够尽情享受山村夏日黄昏之美,深以为憾。
城市的黄昏也美,只是太喧嚣,让人难以气定神闲的去感受。来来往往的车流,不仅噪音严重,还污浊着空气,高楼林立,增多了阴暗,看不到夕阳落山之美。唯有衣着薄衫短袖的靓丽女子,还能给城市带来一些靓丽,可也影响了我品味黄昏美景的意蕴。
我还是想看山村红霞满天的景,去吹那夏日散发着泥土气味的风。
还有那炊烟袅袅的山村。
《二十四》女人的美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春花秋月之美赋予了无数的赞美之词,然而,和女人的美比起来,似乎要逊色一筹,要不怎么会用“闭月羞花”来形容女人之美呢?
如今,又到了炎热夏天,在这个季节,女人们薄衣短袖,充分展示着前凸后翘的女人之美,“环肥”者体现丰腴之美,“燕瘦”型展现婀娜多姿,让世界多了一道靓丽风景,让男人们大饱眼福。
如果从年龄段剖析,女性之美大约分三种,少女的清纯之美,少妇的妩媚之美,徐娘的风韵之美。“二八佳人体似酥”充分诠释了少女之美,未出阁的大姑娘,肌肤白嫩,体态玲珑,那真是人见人爱,尤其是年少清纯所自发的娇羞腆态,更是让人怜而惜之,“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娴静犹如花照水 行动好比风拂柳”。
少妇之美和少女之美略有不同,如果说少女之美是初开的花蕊,那少妇就像是甘霖雨沐后的鲜花。虽少了少女的娇羞,却多了一份成熟,增了许多妩媚。通俗点说就是有了“女人味”,这种味,令男人难以自持,更加爱慕。比如历史上那位被称为“奸雄”的曹操曹孟德,不爱少女爱少妇,每每征战打下一座城池,必定要搜寻城中美丽的少妇以满足他,中意的就带回去做了老婆,以至于他一生中有25个老婆。
“凝眸一颦失鱼雁 对镜三笑怯花颜”
四十岁以上的女人,按常理来说,应该是进入徐娘半老的状态了,然而现代社会中,半老徐娘的年龄段应该推后到五十岁以上,所以四十岁到五十岁的女人,虽不能称之为“少妇”,但也具备了一部分少妇之美,并兼具了风韵之美,虽然容颜不再娇嫩,身材也不够婀娜,但美在气质。完全成熟的女人,稳重大方,眉宇间散发着成熟的魅力,举手投足透露着深深的自信,风韵十足!
我经常看到一些所谓的半老徐娘,虽然脸上烙上了岁月的痕迹,但五官面容却能读出当年的如花美貌。我想她们肯定有着“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感慨,但还是风韵犹存。
写到这里,我也不禁唏嘘,无论多么好看的女人,都经不起岁月流逝的摧残,漂亮的容颜终究会老。
所幸,曾经的美貌会有新的美人继承,继续在靓丽着世界,饱着男人的眼福。
美貌不会永恒,但曾经的美会在记忆中和照片里永恒。
《二十五》故土乡亲
父母一直居住在故乡山村,一年又一年的春种秋收,宁静过活。
看似晃晃悠悠的岁月,却也过得飞快,倏忽间,二三十年一晃而过,由当年的青壮步入老年,依旧守着那份家业,几孔窑洞和一片院落。
所幸,也守住了二三十亩土地。
父母,窑洞,院落,土地,那就是漂泊异乡的我的根。是我思想的依靠,让我的灵魂得到踏实。
倘若有一天在外混不下去了,或者腻烦了钢筋水泥的世界和拥挤的人群,我可以像父亲一样,耕田稼穑,简单活着。
前几天回去帮父母耕种,在家待了大约一个星期,又体验了一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春忙耕种,对于常年不怎么干活的我来说,确实是感觉有些劳累。春风吹着黄土,漫天飞扬,满身满脸都是土,就像做了一个土浴。
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倍感亲切。干累了休息的时候,躺在草丛里仰望蓝天,抽一袋烟,烟味的感觉都不是平日那种苦干,而是瞬间就觉得心旷神怡,十分解乏。唯有不爽就是风吹日晒,半天时间就把脸吹干晒黑了,容颜显得苍老。
每到春天,村里的人都是黑疙蛋[捂脸]
因为是山村,海拔较高,所以紫外线强,回村只要待两天,皮肤就变黑了,并且,由于肌肤总受风干,脸上皱纹也多。因此,久居村里的人,就会显老。
可是,山上空气清新,水质甜美,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利。在村里,头脑清醒,根本没有城市那种浑浊感。所有污染导致的身体不适都不存在,人很精神。
在村里,最大的轻松就是思想无负担。早睡早起,白天有点活干也不觉得寂寥,晚上早早睡觉颐养身体。不用想太多,也没有太多的人际关系去应付,真的很轻松。
我很喜欢过这样的日子。
《二十六》一个人听歌
忽然觉得,很久没有认真听歌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闭上眼,戴上耳机,听老歌,思绪瞬间飞回到了从前……
今夜,我决定听歌,听珍藏在心底的歌。这些歌,我不舍的常听,让它保持着久违感,这样,音乐响起的刹那间,灵魂就会回到那久违而一生难忘的从前。
那是刚刚懵懂爱情的年轻岁月,那是纯真初恋的美好时光。那是刻在心底的甜蜜爱恋,那是天天开怀的温馨日子。
伴随着旋律,所有美好的记忆犹如电视画面在脑海流淌,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纯真的时代。
温馨的回忆之后,总是深深的忧伤,再也回不去的从前,再也不会有的纯净,再也不会有的年少纯真。挨个听完一遍以后,我又把它们珍藏于心底,等享受孤独的时候再去重温。
确实如此,真的很久没有听歌了。
这充分说明,内心情感也很久没有了波澜。也充分说明,确实心老智幕了。还充分说明,单纯的爱情才是爱情,才会珍贵。
我想用眼泪去祭奠我得青春,还想用眼泪去缅怀初恋爱情,却也做不到了。
人生太多的纷扰繁杂占据了太多空间,曾经的纯真已被拥挤的没有地儿了……
这是一个悲哀,任何人甩不掉的时间累积的悲哀。
《二十七》偶然间,读了尧阳新作的散文《父亲的地》,颇有感触。
文中通过一个真实的场景,衍生出作者对至亲年迈的悲伤和外出游子对故土家乡的眷恋。而这种情怀,正是大多离乡背井在外谋生的游子们一种思乡恋土之情,是心底无时无刻不在的沉重牵挂。
作者的父亲常常对着自家地边上的树发呆,手上燃着的烟已经着完了也浑然不觉,最后说了一句:留着吧,别管它了。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和树对话。
看似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却有着缘由。原来作者曾提议把地边上的树砍掉,这些树,很影响地里庄稼的收成。作者的父亲却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些树将来或许能做自己的寿材,所以才说了一句“留着吧,别管它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相信,这个场景是真实的。作者通过这个事件联想到了以后,作者原文:“但我知道,有一天,没有了父亲,没有了他的地,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依靠,也将不复存在,我与这个叫做窑沟的村庄的联系,也会戛然而止”。
我和尧阳同在一个村,我们村是个很小的小山村。老过去,父一辈子一辈,祖祖辈辈都靠种地为生。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三十年时间里,年轻人陆陆续续都外出谋生,留下在家种地的当年的中年人,现在都进入了老年时代,因此,留守村里种地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而这些年里,离世了的也很多,村里的人是越来越少,昔日热闹景象已不复存在而略显荒凉。
已经外出谋生的小伙伴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已经在他乡异地扎了根,唯有与故乡的联系就是村里年迈的父母和父母耕种的土地,这两样,是游子们沉重的乡愁与牵挂。
《二十八》返程 返城
山村 家家门上的对联灯笼崭新红艳,可是却回归了平日的寂静,已经好多天了。
虽然才刚刚正月十一。
今年归乡过年的游子,很多人早早就走了。也许是已不太习惯村里的居住环境,也许是有别的原因,反正村里早早就归于宁静,只有红红的灯笼对联,显示着还在过年当中。
今天,我也开启了返城之路。
不远,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车子在缓缓的行进,我搜索着年前回家那天的记忆,仿佛已很远,也仿佛就在昨天。
年年都是,返城这一天,就意味着年已经过完了。日子开始恢复平常,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带着希望,带着新的一年里有理想收获的憧憬,我踏上了返城之路。
欢乐祥和的春节,来年再见!
《二十九》
年味儿
一阵一阵的喜鹊喳喳叫声,在除夕的清晨叫醒睡梦中的我。
起床过年喽!
太阳已经升起,晴空一片蔚蓝,美中不足的是风很大,吹寒了苍穹,吹冷了大地。但是依旧挡不住过年愉悦的心情。
红红的灯笼已经挂起,喜庆的春联也已张贴,山村腾起了浓浓的年味。只是比较于曾经那些年的除夕,过年的炮声稀疏了些,让年味也稀疏了些,令人非常遗憾,同时也深恶过年不让放炮的规定,不尊重民俗,不顾民意的行为是罪恶的!
除夕上午过年活动主要是上坟祭祖,备好纸炮香烛,贡品吃食(没有炮,因为实在想不起用哪个字能代替这个炮字,所以就先用这个炮字吧),与本家相约结伴,去祖坟墓地,祭拜离世的先人。
除夕上坟祭祖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孝道,继承着传统,显示着传承,当在先人的坟墓前跪着烧香磕头的时候,总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在感受着家族传承的伟大,于是,我在祈祷:先人保佑,保佑后辈儿孙家业兴旺,宗族辉煌!
除夕下午,关于年的准备已经基本完善,就等着用传统仪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段时光,充满了温馨的等待,等待所有过年的美好仪式的到来……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灯笼点亮了,每家的院落也都亮起了灯,一改平日一到黑夜到处漆黑的景象。所有的亮光也彰显着年味,山村,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有灯火辉煌的夜景。
曾经有很多年,在除夕的黄昏与傍晚,孩子们已经换好了过年的新衣服,成群结伴的在村子里玩耍。男孩子们兜里揣着小鞭炮,时不时的放一根,接连不断小鞭炮的声音,在告诉大家,年已经到了。可惜,这样深具年味的景象好多年看不到了,留居于村里的小孩子非常非常的少,在外的小孩子就算回村过年,他们都变成了山村的之客,彼此已不是玩伴。所以,我们小时候那种成群结伴的现象已经没有了,所以,缺失了孩童欢乐这一份年味。
春节晚会依旧在除夕夜八点准时开播,曾经很多个除夕夜,春晚是增加年味儿的重要一道菜,给喜庆的节日增添了快乐的精神食粮,从83年开始,精彩了三十年,诞生了太多文艺经典。
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是从2012年开始,春晚突然变得索然无味起来,都没有缓冲的余地,令人深感遗憾。以前都是完整的看完整台晚会,直到《难忘今宵》的歌声响起晚会结束,再以后,再没有兴趣盎然的全程观看,直到依依不舍的结束。
今年也同样,整台晚会依旧平淡无味,引不起观看兴趣。还好这几年有《辽视春晚》可以代替,看着还好看些,只可惜不是除夕夜播出。
老家山村是不熬年的,晚会既然不吸引,所以就早早钻了被窝。
大年初一,凌晨四点半左右,起床接神。接神仪式是最为彰显年味儿的,点年草,寓意一整年红红火火,当火焰升腾起来的时候,鞭炮声噼里啪啦,爆竹声此起彼伏,整个山村沸腾了起来,喜庆的爆竹声响彻山村,东家西家,南邻北舍,家家户户都用这种传统仪式接神到家,热闹的气氛大约持续一个半小时,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接神完毕,到了过年吃饺子的环节,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开吃,饺子味儿,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饭罢,天色微明,该出发上山拜神了,整个村子几乎家家都要去的,于是,三五乡亲结伴,带着贡品,朝着山上的“太公庙”走去,一路上都有人,大家聊着天,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一路爬山,大约步行半个多小时,就登上了山,来到庙跟前,很小的一个小庙,人们需要轮着拜,摆好贡品,烧纸,点香,虔诚的叩拜,祈愿太公爷保佑一方平安。
上山拜神,是我每年都期盼着的,虽然爬山费劲,当登顶以后,浑身已发热,在严寒的山上根本感觉不到冷,非常的舒坦,这时天已大亮,登高俯瞰,视线很广阔,散落的乡村尽收眼底,一轮红日慢慢的从东方升起,景色十分美好。
登山拜神,步步登高,新年好预兆!
拜神完毕,下山回家。换好新衣服,应该是到了给同村居住的族人本家长辈拜年的时候了,可惜,好多年了,这个传统已经淡泊了许多,丢掉了这个仪式,也缺失了一些年味,我很怀念小时候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的那种情景。
大年初一的中午饭,也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里人讲究年夜饭的隆重,而乡村,大年初一的午饭才是最丰盛的,腊月忙碌的准备成果,在这顿饭中充分体现出来。吃喝,团聚,开心,尽情的绽放年味!
相关问答
梦见国家赔偿是什么意思_ 周公解梦 网周公解梦网(jiemeng.cn)从古代传统解梦典籍中找出能够阐释梦见国家赔偿的内容...很多菜没吃完收拾残羹,要他说最后一餐一定在我家吃(该真实梦境由广东网友提供...